安城城墙西门
安吉地处浙江北部, 太湖南岸, 战国时期为越国的北疆重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 推行郡县治, 设全国为三十六郡,
其中鄣郡郡治即设置于如今安吉地铺镇的古城村
古城做为鄣郡郡治, 一直沿用至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更鄣郡为丹阳郡止, 前后达百余年之久, 其后,
该城做为故鄣县城一直使用
城墙为土筑, 安良公路横穿古城而过, 路北部分城墙全被破坏, 路南部分, 虽经过两千年的洗礼, 还能看出城墙基宽二十余米,
上宽十余米, 高约五米
站在城墙上怀古
89年以安吉古城遗址的名义列入省保, 06年以故鄣城城址名称进入第六批国保
13年再回到安吉古城遗址, 并合并了龙山越国贵族墓群, 进入第七批国保
安城位于古鄣郡中心地带, 元代建城, 明代建州, 清代降为县, 直到1958年安吉,孝丰两县合并, 县治迁至递铺,
安城先后做为安吉州,县治所长达542年
据清同治版《安吉县志》载:“元至正十六年丙申(公元1356年),明兵克安吉,总管张俊德始筑土为城。越一年,元帅费愚甃以石、延环六里,高二丈有奇,广半之。门四:东曰迎春(宾阳)、南曰朝阳(丽正)、西曰宝成(迎恩)、北曰拱宸(迎风)。城濒大溪,引水为濠,凿濠为池,仅通舟筏。”从中了解到,安城建城于元末明初,城墙砌筑开始为土筑,后改为石砌。
安良公路东西穿古城而过, 我们车停城墙西侧公路缺口处, 逆时针方向绕城墙一圈
西面至南面的城墙完整, 靠墙基外侧修了条游步道, 步道外侧就是护城河, 风光明媚宜人
南门, 又名昭阳门
有棵大树相守
镶嵌在关门卷拱石上的两方重修碑记
一是乾隆年间的
二是近代的
穿过城门洞, 就是安城的主街, 热闹的
南门外竖了块省保牌
由南门再向东行, 城墙内外都被杂乱的居民占据了, 我们选择走城外, 需绕行一大段, 直到接上安良公路上的北门, 南门至北门之间的东门,
已拆毁, 故没费心思去找残迹
北门, 又名拱宸门, 门外的护城河上, 横跨了座三孔石梁桥, 名曰北川桥
北门至西门又是完整的城墙, 顺着游步道行走, 到了西门, 又名宝城门, 城台建在台阶之上
关门内侧可见放门轴的门帽和门栓洞
西门外的护城河上有座单孔石拱桥, 名曰汪婆桥
站在汪婆桥上看西门, 庄重大器
回到安良公路城墙缺口停车处, 国保牌就立于此, 悠闲绕着城墙走了一圈, 大概用时一小时半